您现在的位置:苏杰教育>> 南京苏杰学校小学部>> 新闻中心>> 正文内容

苏杰探索中心“文学之都——南京”开馆啦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6日 浏览次数:

  2月底,南京苏杰学校以“我爱我的家乡——文学之都南京”为主题的苏杰节日活动在美丽的校园里正式开幕了!从“文学之都——南京”特展活动的布展、全校“海选”学生讲解员到“玩转”南京地名等,这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探索活动,给全校师生带来了非同一般的享受和收获。

202103161002558279.Jpeg202103161002561902.Jpeg202103161002564908.Jpeg 

3月3日下午,各年级组精心组织老师们开展了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活动。老师们通过探寻南京地名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深深地感受到了世界级别“文学之都南京”的魅力。

冶城、越城、金陵、建康、江宁、天京、应天、秣陵、建邺……一个个名字,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和沧桑,也记录了她的发展和变迁。莫愁路、朝天宫、钓鱼台、石婆婆庵、乌衣巷、夫子庙、紫竹林……老师们搜集了大量的南京地名文化资料一起分享。分享中,不仅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还有趣味十足的民间传说。例如,“莫愁湖”原名横塘,一位名叫莫愁的女子不畏强权投湖自尽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将此湖改名为莫愁湖。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兰花塘”相传是西汉时期,项羽夫人虞姬经此水塘边,遗落一枚兰花形发簪,后塘边生满兰花,故名兰花塘……

202103161002564239.Jpeg202103161002561617.Jpeg 

老师们还开展了一场场别有趣味的“猜地名”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着南京文化。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老地名是城市的“活化石”,老师们从许多“老地名”入手,一起探寻六朝古都的文化根源以及南京老地名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202103161002564257.Jpeg202103161002563496.Jpeg 

老师们查询典籍、深度教研,为本学期苏杰节日赋予了更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为3月份开展的“文学之都南京”特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研成果。老师们的研究成果也被设计成适合学生的谜题、关卡,在“苏杰探索中心”内创意呈现,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南京历史,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月11日,二年级的孩子们来到苏杰探索中心,通过参观本校1~8年级同学创作的南京文学之都主题作品,进一步了解了南京,完成了一场跨学科的南京文化体验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和讲解员全部由二年级的同学们担任。开场、讲解、引导……孩子们成为探索中心的“小主人”,让苏杰探索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参观的场所,更是同学们自主探索、主动展示的平台。

202103161002569958.Jpeg202103161002561311.Jpeg202103161002562347.Jpeg202103161002562256.Jpeg202103161002562580.Jpeg202103161002565168.Jpeg202103161002564836.Jpeg202103161002563961.Jpeg202103161002566495.Jpeg202103161002562216.Jpeg202103161002563329.Jpeg202103161002567578.Jpeg202103161002565722.Jpeg202103161002565947.Jpeg202103161002560283.Jpeg 

202103161002568377.Jpeg202103161002567700.Jpeg202103161002562738.Jpeg202103161002569080.Jpeg202103161002567635.Jpeg 

接下来,苏杰探索中心还将针对不同年级同学的知识面、年龄特点等,设计“独家”探索包,让苏杰探索中心成为苏杰学子们跨学科学习的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