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角度看科普 ——读《给孩子的生命简史》有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浏览次数:

侯婧

在《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这本书的前言《致年轻的朋友们》中,作者写道:“科学同样具有文艺的一面,即想象力与诗性,而文学艺术也需要逻辑与推理。”在封面内页中,也引用了作者的一段话:“我们应不负斯诺勋爵的期许,如果将来从事科学事业,也应该能背诵一些莎士比亚、李杜的文章;若是将来当人文学者或文艺家,也能够了解一点量子力学与生物进化论。说实话,这也是我写这本小书的初衷。”

我是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但同时也是一个科普爱好者。各种科普节目、纪录片和书籍,我都很喜欢。因此,最近学校推荐了《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这本科普书,我便第一时间进行了阅读。对于作者提出的上述写作理念,我深以为然。科学与文学之间,科技与人文之间,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过,由于专业领域不同,我读科普,最关注的并非科学知识本身,而是其中渗透出的思想精神和人文关怀。

 

读科普,我们可以学习科学精神。我一直在喜马拉雅听一个叫《科学有故事》的科普节目,这个节目每期开始时必讲一句话“比起科学故事来,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有着许多内涵,比如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比如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奋进精神,比如倡导科学无国界的开放精神,比如主张自由探索、不迷信权威的独立精神,比如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发展、自我更新的创新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在许多学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适用的。想想在今年的这场疫情中,不仅谣言满天飞,而且相信谣言的人也并不在少数,国内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抢购双黄连、厕纸等的风潮,正是缺乏科学知识,尤其是缺乏科学精神的一个佐证。因此,向普通大众宣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十分必要且迫切,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更应该是第一阵地。而科普读物正是最佳的媒介之一,在书中,这些精神品质是通过科学史上的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实验、一个个故事传递给读者的。比如本书所介绍的核心人物达尔文,他所生活的时代,人们普遍信仰宗教,认同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进化论的提出与这种说法有明显的冲突,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而达尔文本人其实在随贝格尔号进行环球科考之前,也是相信神创论的,但他更尊重亲眼所见、亲身调查得来的事实,从自己的怀疑出发,搜集了大量的证据,最终发表了改变世界的理论,引发了深刻的思想革命。在书中读到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写出的这一事迹,令人不能不油然而生钦佩之情。相信小读者们读过之后,也一定有人会受到鼓舞,成为科学精神的追随者。

 

读科普,我们可以体会科学之美。我们学校的数学思维课里,专门有一部分叫做“数学美欣赏”,数学的美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长得好看”、“画得漂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了“黄金分割”等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给人带来的视觉、听觉美感之外,它更是一种简洁的、严谨的秩序之美。这与科学之美有共通之处。在本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生命之美与生物进化论之美”:一位艺术家对理论物理学家费曼开玩笑,说他们科学家不解风情,终日埋首于公式、符号、数据、推论等,恐怕连一朵花的美都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但才华横溢的费曼则反唇相讥说,艺术家们虽能欣赏自然之美,但常常浮光掠影、大而化之,未必能像科学家们体味得那样细腻与深刻。其实艺术与科学并没有高下之分,它们只是看待“美”的角度不同而已,如果我们能通过科学的方式深入理解一朵花的精巧复杂与它奇妙的演化历史,我们必能多一种理解世界的角度,体会到它“超越外表的壮美”。多读科普读物,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科学家们的眼睛看世界,发现我们从未留意过的,不一样的美。

 

读科普,我们同样可以获得人生启迪。我最近在读书打卡时,就产生了这样一些感悟。首先是作者从达尔文痴迷于地质学和生物学,从而取得巨大成就的经历中总结的一段话“人们在艺术中所寻求的那种东西,也同样为创新所必备,一种忘我和无用的专注”,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忘我”和“无用”,让我想到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道理,艺术也好、科学也好,什么都追求功利的“有用”,反而会限制了人的思维。其次是再读基因突变和物种大灭绝时,印在我脑海中的词是“一体两面”,是“浴火重生”,变化虽然会让我们无所适从,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机遇,与其惧怕,不如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变化。还有作者说科学上很多看似简单的经典定律,实则“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说它们被人们发现、认识、推广的过程是非常不易的,“简洁凝练”是一种长期积累、研究、思考、领悟之后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就算是极有天赋的科学家,也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进而又想到不少的人生道理虽然看似也很简单,家喻户晓,但知易行难,知道的人多,能贯彻实施的人少,所以不能小看那些看似简单容易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普作品中的叙述,让人对这一道理的领悟更深了一层。

202004201835129160.Png

读科普,我们还可以寻找科学与我们自己专业领域的结合点,从而寻求突破。在本书中,作者引用了中唐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咏琥珀的五言诗“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尤可觌”,感叹诗中对琥珀的成因以及昆虫如何一失足铸成千年犹存的化石的形象描述,以及合乎科学的推断。这让我想到,一定有许多像这样的文学作品,它们的描述也许很符合科学原理,可以为解释这些原理提供一个生动的例子,也可以为讲解文学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角度。还有的作品中的描述不符合科学原理,是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又或者是作者的大胆想象,那么也可以引导孩子们理解文学与科学的不同,不用简单的“真”“假”来评价作品。又如科学与文学探索和表现的有时是同样一些问题。比如科学关注我们在自然界的位置: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而文学艺术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去探索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关注和寻找这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而拥有更全面深入的看法。往小了说,孩子的科学素养同样可以给其习作带来不一样的光彩,比如曾有一位同学非常喜欢生物学,他写了一篇叫做《虾儿历险记》的文章,读来非常新奇有趣。这不仅是因为他文笔优美,更由于他对虾的迁徙很了解,使得里面呈现出来的细节很丰富真实,让文章有了不一样的魅力。

直接看科学论文对我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像《给孩子的生命简史》一类的科普读物正好就充当了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桥梁。而作为教师,读不同领域的书籍,进行不同学科的积累,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跨学科”的课程设计理念非常流行,更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各个不同的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深度和广度。一位教师,如果好学且博学,拥有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情怀,他所带给学生的便不仅仅是分数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而是人格的教育和生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