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音乐作品 润泽孩子们的心灵
——读《和孩子们聊音乐》有感
这本《和孩子们聊音乐》一书,区别于我以往读过的音乐方面的教育书,它不仅涉及到跟音乐有关的方方面面,立场很高,思想很高尚,文字具有启发性,还有具体事例的指导。让我对学习音乐的态度、实践音乐的深度都上升了一个高度,指引着我往音乐最本真的更深处去思考。书中大量章节,都在向我们传递着聆听经典音乐作品的重要性。
“经典音乐作品并不仅是为了悦耳和好听而存在的,它们可能是某种心灵的独白。那些严肃的、有思想内涵的东西总是不那么轻松的,它并不只为了娱乐而存在,而它的美也不是轻易就能欣赏得到的。”“由于我们接触到的,熟悉的古典音乐太少了,少到还不足以做出相关的比较和选择,无法领略经典的魅力,以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切时机去聆听经典,补充自己的知识库,增加自己的音乐素养。”
对于,文中的这些观点,我特别的赞成。反观现在,从《江南style》的风靡到《小苹果》的全民皆欢,你不得不感慨浮夸的、搞笑的、轻飘的反倒是最火的。而高尚的、纯净的、典雅的反而不入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我认为,一方面是社会的浮躁和生活的压力,人们需要一种宣泄;另一方面则应是全民的音乐素养不高。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普及经典音乐,用经典音乐作品,润泽孩子们的心灵。
一、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听得懂经典音乐。
音乐具有“有声无形”这样的特点,怎样和孩子们聊音乐,又能有一定的启发呢?那聊出来的语言就一定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举出的事例就一定要贴近生活,寓教于乐。
1、多用“像、就像是、好像”这样的语言来打比方。
由于本书是入门引导性的读物,在认知、价值观、方向上又要立意高远、中正不偏,这就需要用最轻松、最简单的语言讲述最枯燥深奥的道理。所以,在书中,经常看到作者用了很多字词:像、就像是、好像……,有了这样的形象比喻就让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一下子就立体起来。
例如,在介绍古典音乐家创作中提到的 “手指练习”,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提不起精神的名词,作者用另一种形象的解释:你的练习能赋予你更多用手指讲话的能力。每一个新的手指练习都像语言里的一个新单词。有了这些新单词,你能比以前说的更多。经过作者这样的描述,一下子就拉近了和这个技巧练习的距离,仿佛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作品产生了,手指练习也变得实用而重要。
还比如,在介绍经典合唱歌曲——声部和谐问题上,作者是这样说:伴奏声部使人联想到藏在草丛和叶子中的鲜花。它们虽然被掩盖了,但也十分美丽,因为阳光找到了它们。使它们开放。这样的描述就比死板的告诉孩子们,伴奏声部也一样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撑,也就没有所谓的和声,这样表达更具有直观性和艺术性。
在专业性强一些的社团、校队中,像这样比较专业的术语出现的频率较多,如果授课教师能像书中这样的方式去打比方,用简单易懂的比喻去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定会排除孩子对音乐的距离感和畏惧感。
2、多用音乐游戏这样的身体律动来感受比喻。
书中,在讲解到体验音乐这一章节中,提出“纯粹的书本知识就像木头做的腿或者蜡做的鼻子,并不属于我们。亲自去体验,由此得到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号召大家尽可能的多尝试,多实践,用身体记忆去进行更高一层次的创造。
在我们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材大纲里就明确的指出,每单元要有不低于20%的时间进行律动课程的安排,这其实也跟书中观点一致,实践出真知。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好的实践莫过于自己去进行律动表演。
比如,在欣赏舒曼的《幽默曲》需要介绍休止符时,教师这样比喻:“小音符唱个不停,可辛苦啦,它唱的太累了,就会休息好几拍,或者休息一拍,不怎么累时,就会轻轻地吸一口气,继续唱,于是就有了各种时值的休止符啦。”理解完比喻后,孩子们很快就用躺着、坐着、靠着、吸一口气的方式诠释出休止符的各种时值。
还比如,在学习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时,需要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后,能知道本首乐曲的美妙之处,来自于音符时值长短的变化和组合。于是在教授音符时值时,教师一边出示音符卡片,一边打比方:“全音符就是一个空心的圆,就是音乐爷爷,因为爷爷走路慢,所以这个音符唱四拍;当它变成实心时,就会伸出脚来走路,这样走路就快多啦,于是变成了音乐爸爸,唱一拍;当他的脚上安了一块滑板时,走路就更快啦,变成了音乐宝宝,此时的音符我们唱半拍”。生动化形象的比喻后,孩子们再用身体进行律动表演,一下子就把这个比喻记住了,并且牢牢扎根在脑海中。
由此可见,生动形象的比喻对于学习音乐的孩子们来说,特别的重要,只有理解了,就会觉得有趣,就能亲近音乐,从而爱上音乐。
二、多聆听经典,让经典音乐作品常伴身边。
1、告诉孩子们哪些是经典,并且可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年段拿出来反复欣赏、聆听。比如,在我教学的生涯中,到了学期末,我都会带孩子们欣赏优秀经典的音乐剧,如《音乐之声》、《彼得与狼》、《猫》、《放牛班的春天》、《钢的琴》等,这些经久不衰,每次演出都博得满堂彩的经典作品,百看不厌。有一次有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在楼梯口遇见我,把捏在手心里很久的剪裁下来的豆腐块报纸展开告诉我,这是我在她四年级的时候介绍推荐的音乐剧,马上今年的4月就要来南京演出了,她一定要去看。当时,让我特别感动,我感到我播撒的经典种子已经悄然在她心中萌芽,以及孩子们渴望经典熏陶的那份心。
2、通过介绍艺术家的小故事,告诉孩子们这些伟大作品产生背后的故事,从而拉近和经典音乐的距离,产生共鸣,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在贝多芬平时的书信中,他年轻时就用铅笔记下了后来成为《第九交响曲》的思想素材。而他的《摇篮曲》,则是在他穷困潦倒时,靠谱写的这份手稿得来了饱餐一顿。在这个音乐中,我们感受不到他当时绝望无助的心情,反而被温暖、恬静的、浓浓的爱包围着,也更加敬佩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音乐挚爱的那种精神。
被称为“音乐诗人”的舒曼,则是一个用音乐描绘图画的高手,他能用音调描绘朋友们的肖像,并且惟妙惟肖。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李叔同先生,在谱写经典传唱歌曲《送别》的时候,在日本留学期间就饱读诗书,将中国民族古诗文和西方传统歌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谱写出了韵味深远的歌曲。
这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背后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和毕生的才能,是经得起反复聆听和推敲的。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就像一棵树的根一样,虽然表面你看不到它,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根的存在,才更好的给枝繁叶茂的大树输送养分,哺育滋养着它,让大树长青不老。所以,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们说一说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作品,更好的理解作者除了作品之外传递的另一份精神品质。
3、在传统节日里,在各种小范围演出、大型演出活动中,多排练演绎经典作品,通过一次次的学习、练习,让经典的种子播撒在自己的心中,传播给更多人。
学校的活动很多,活动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很大,借助这样的平台上,传播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比如,中秋节,可以教孩子们演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经典红歌。春节,可以带孩子们聆听《春节序曲》、《步步高》、《金蛇狂舞》、《喜洋洋》等热闹的中国民乐。国庆节,可以演唱歌颂祖国的经典儿童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国旗国旗真美丽》、《歌唱祖国》、《红领巾飘起来》。六一儿童节,可以借助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排练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歌声与微笑》、《灿烂阳光下》等等。
作为学校的合唱团,也有义务和职责在各种大型活动中,演唱有一定难度的经典歌曲。比如,苏杰学校合唱团在每一年的演出活动中,总要演唱谷建芬的一首首写给孩子们的歌曲,还有很多是古诗新唱,经过艺术编排,将简短的古诗唱出来,并且琅琅上口,能更好的引起共鸣。我们演唱过的古诗作品有《春晓》、《悯农》、《游子吟》、《赋得古原草送别》、《鹅鹅鹅》等。
这些适合少年儿童演唱、聆听的歌曲和乐曲很多,通过这些经典歌曲的演绎,也能补充孩子们的曲库,有一个辨别好音乐的耳朵。
三、触类旁通,发挥经典音乐最大的能量。
艺术是触类旁通,相互关联的。虽然这是一本“聊音乐”的书籍,但在内容上融会贯通,视野宽广。本书以音乐为轴心,延展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学习的方法”、“书籍与读书”、“工作与文化”、“速写与日记”、“趣味与表达”,甚至还有“朋友和友谊”、“家庭与环境”、“人格与人格培养”等人性全面发展的各类章节。
从这些章节可以看出本书的作者深谙综合学习的法则,也了解触类旁通的道理,明白要塑造一个能够欣赏音乐的灵魂并不能仅限于“音乐”,更不可能仅限于某种技法,而是要同时培养能滋养美德的人格沃土,才能真的使“音乐”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光华,从而变成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受时间和课程安排的限制,我们做不到让每一节课都能与其他学科大融合,但是,我们可以抓住每一次学习的契机,让我们的音乐发挥最大的能量,利用好每一次拓展的时机,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欲和探究欲。比如,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时候,将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做一个交代,便于更好的理解民歌的意义。比如,在学习外国经典歌曲的时候,带孩子们学一学跳一跳他们的舞步,感受国外人热情奔放的性格和音乐元素。比如,聆听了古典音乐时,配上与之相呼应的同时期的名画,让试听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用经典润泽孩子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石。在这条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